常见的三种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
myzbx 2025-07-02 23:17 13 浏览
冒泡排序
什么是冒泡排序?
百度百科解释: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很简单,比较两个相邻数据的大小,如果满足大小关系,则数据不变动,否者将他们的位置互换,所以,一次冒泡完毕之后,至少一个数据已经移动到它该待的位置,所以像对n个数据排序,那么只需要进行n(或者n-1)次冒泡即可得到最终的排序结果。
我们来举个例子,现在有一组数据:6,5,4,3,2,1,我们现在需要将这些数据从小到大排序,需要怎么做呢?我们现在就用冒泡排序实现一下,请看冒泡的动态图:
不知道看完这张动态图,你是否对冒泡排序有所认识了呢?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数据被交换了很多次,这样会影响性能吗?我会在后面总结的时候说明。
下面我们来看代码实现:
/**
* 排序
*
* @param arr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int[] sort(int[] arr) {
int tmp = 0;
int length =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for (int j = i + 1; j < length; j++) {
if (arr[i] > arr[j]) {
t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mp;
}
}
}
return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arr = DataUtil.getRandomNum();
int[] arr ={6,5,4,3,2,1};
//开始时间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arr = sort(arr);
//结束时间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DataUtil.print(arr, startTime, endTime);
}
DataUtil.java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arr, long startTime, long endTime) {
int length =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System.out.print(" " + arr[i]);
/*if (i % 5 == 0) {
System.out.println(" ");
}*/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数组大小:" + arr.length);
System.out.println("所花时间:" + (endTime - startTime) + " ms");
}
tmp:存储需要交换的临时变量
执行结果如下:
你会发现,数组的顺序已经由小到大排列完成,由于数据比较少,所花时间可以忽略不记。
插入排序
百度百科概念: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且稳定的排序算法。如果有一个已经有序的数据序列,要求在这个已经排好的数据序列中插入一个数,但要求插入后此数据序列仍然有序,这个时候就要用到一种新的排序方法——插入排序法,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一个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数据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个数加一的有序数据。
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码值的大小插入前面已经排序的文件中适当位置上,直到全部插入完为止。
我的理解:如果往一个有序的数组中插入数据,那么只需要将这个数据与有序数组中最后一位开始比大小,如果大,直接再数据后面添加,如果小将数据往后移一位,集合和上一个数据对比,直到找出比插入数据小的数据,然后将需要插入的数据插入到此数据后面一位,如果找到第一位都没有找到,那么就将此数据插入到数组的第一位,这是针对有序数组,那无序数组我们可以通过插入排序计算吗?也是可以的,我们只需要将数组的第一位当成有序数组,后面的数据当成无序数组,然后操作就和前面说的有序数组是一样的,概念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来看一下插入排序的动图,方便大家理解:
数组的原始数据还是:6,5,4,3,2,1,通过插入排序之后数组的顺序变成了1,2,3,4,5,6,需要选择插入的是从第二个元素开始,然后分别与前面有序的数组进行对比。
代码实现:
/**
* 排序
*
* @param arr
* @return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if (n <= 1) {
return arr;
}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value = arr[i];
int j = i - 1;
// 查找插入的位置
for (; j >= 0; j--) {
if (arr[j] > value) {
arr[j + 1] = arr[j]; // 数据移动
} else {
break;
}
}
arr[j + 1] = value; // 插入数据
}
return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DataUtil.getRandomNum();
int[] arr ={6,5,4,3,2,1};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arr = sort(arr);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DataUtil.print(arr, startTime, endTime);
}
其中DataUtil.print(arr, startTime, endTime);请参考冒泡排序。
结果:
选择排序
百度百科: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的未排序元素中寻找到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的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的个数为零。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数组中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与后面的所有元素进行对比,如果不满足大小关系,则互换位置,否者不东,继续下一位做判断,直到走到数组的最后一位位置,我们来看动图: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这里都是拿目前最小的数据与后面的数据做对比,然后再做位置的交换,第一个位置的时候找到了数组中最小的元素,将它与第一个元素互换位置,所以这时候第一个元素就已经是最小元素了,后面的以此类推。
代码实现:
/**
* 从小到大排序
*
* @param arr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int[] sort(int[] arr) {
int length =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int 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length; j++) {
if (arr[j] < arr[index]) {
index = j;
}
}
if (index != i) {
int tmp = 0;
tmp = arr[index];
arr[index] = arr[i];
arr[i] = tmp;
}
}
return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DataUtil.getRandomNum();
int[] arr ={6,5,4,3,2,1};
//开始时间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arr = sort(arr);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DataUtil.print(arr, startTime, endTime);
}
输出结果:
到这里这三种排序就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我们现在再来对比一下这三种排序算法。
总结对比
空间复杂度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的空间复杂度都是:O(1)。因为数据交换的元素都是固定的,是一个常量,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1)。
时间复杂度冒泡排序:O(n^2)插入排序:O(n^2)选择排序:O(n^2)
性能对比我随机生成10w条数据的数组,然后分别用这三种排序方式进行排序,然后记录时间。生成随机数的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getRandomNum() {
int num = 100000;
int[] arr = new int[num];
int i = 0;
for (; ; ) {
if (i >= arr.length) {
break;
}
Random r = new Random();
arr[i] = r.nextInt(num) + 1;
i++;
}
return arr;
}
冒泡排序: 第一次:18395 ms 第二次:17758 ms 第三次:17792 ms插入排序: 第一次:1098 ms 第二次:1124 ms 第三次:1093 ms选择排序: 第一次:5776 ms 第二次:6432 ms 第三次:5367 ms
结合上诉测试结果来看,性能方面应该是:选择排序 > 插入排序 > 冒泡排序
为什么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三者的性能回差距那么大呢?因为插入排序只需要一次操作就能完成,而冒泡需要三次,选择排序有时候一组有时候三次,不要小看这里的操作次数,数据量小的时候我们看不错什么变化,单数数据量一大,这些都是会占用内存空间的。
冒泡排序应该是我们学习排序时候的第一个算法把,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同时效率也是最低的一个,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程序员喜欢用插入排序而不想用冒泡排序的原因之一。
相关推荐
- 掌握JavaScript中的Call和Apply,让你的代码更强大、更灵活
-
在学习JavaScript时,你可能会遇到call和apply这两个方法。它们的作用其实很相似,都是用来调用函数并设置函数内部的this值,但它们的使用方式稍有不同。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们一起拍照。ca...
- 性能调优方面,经常要优化跑的最慢的代码,教你一种快速的方法
-
在我们遇到性能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去查看性能的瓶颈在哪里,本篇文章就是提供了多种常用的方案来监控函数的运行时间。1.time首先说明,time模块很多是系统相关的,在不同的OS中可能会有一些精度差...
- call和apply的实现方式_call和apply用法
-
call和apply的实现方式1、函数Function.call()的实现//第一步简单是实现call()varfoo={value:”1”,bar:function(){conso...
- 线上问题排查:接口超时_接口超时时间设置多少合适
-
最近就看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关于“接口超时”问题排查的帖子,从应用排查到内核级别。虽然看到后面的时候我已经有点跟不上了,但是对于整个问题排查的过程还是比较清晰的。(细节不重要,排查思路,方向值得学习)问...
- javascript中的call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更接近原方法
-
上集我们说到对应的我们自己实现的call方法还是有一点纰漏,这里我们就解决它//一、预备知识(简单介绍)//1、Function.prototype.call()//语法:function....
- 链接器是如何一步步发明出来的?_如何使用连接器
-
在计算机编程的早期年代,你面临一个挥之不去的的噩梦。。。你找了一个刚刚运行成功的程序仔细看了看:; main.asm - 主程序start: &nb...
- Day59:回调(callback)函数_回调 callback
-
定义Acallbackisafunctionthatispassedasanargumenttoanotherfunctionandisexecutedafteri...
- 大促数据库压力激增,如何一眼定位 SQL 执行来源?
-
作者:京东科技王奕龙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大促活动期间,用户访问量骤增,数据库的压力陡然加大,导致响应变慢甚至服务中断?更让人头疼的是,当你试图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时,却发现难以确定究竟是哪个业...
- 一键追欠料!WPS表格实战MRP欠料计算-7
-
昨天第6章内容主要聚焦于本报表的核心欠料运算。通过子件库存的引用以及累计需求的计算,计算出了子件的累计欠料。累计欠料的显示方式是按日期进行逐日累加,并不能清晰的看到每张订单欠料多少?所以在今日第7章的...
- Python教程(二十五):装饰器–函数的高级用法
-
今天您将学习什么什么是装饰器以及如何创建装饰器函数装饰器和类装饰器带参数的装饰器装饰器的实际应用真实世界示例:日志记录、性能监控、缓存、权限验证什么是装饰器?装饰器是Python中的一种...
- 在 Excel 日历制作中,尤其是动态日历方案,会用到的多个函数详解
-
在Excel日历制作中,尤其是动态日历方案,会用到多个核心函数。下面我将详细解析这些函数的作用、参数和使用技巧:核心日期函数1.DATE(year,month,day)作用:创建指定日期参...
- java高级用法之:在JNA中将本地方法映射到JAVA代码中
-
简介不管是JNI还是JNA,最终调用的都是native的方法,但是对于JAVA程序来说,一定需要一个调用native方法的入口,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JAVA方法中定义需要调用的native方法。对于JN...
- 14.4 查找与引用函数综合应用 - 下
-
一、使返回错误值以简化公式例提取一二三级科目名称在下图所示的科目代码表中,A列为科目代码,B列为对应科目名称。A列科目代码中长度为4的为一级代码,长度为6的为二级代码,长度为8的为三级代码。要求根据...
- 记一次酣畅淋漓的JavaScript逆向_js逆向webpack
-
背景介绍今天在写爬虫的练习题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目标资源是一个图片的url,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情况,我在http响应记录里搜索这个图片的url,发现并不能搜到。从逻辑上来讲,这个url被展示到浏览器上...
- 「Postman」测试(Tests)脚本编写和断言详解
-
测试确认您的API按预期工作,服务之间的集成运行可靠,并且新开发没有破坏任何现有功能。您可以使用JavaScript为PostmanAPI请求编写测试脚本。当您的API项目出现问题时...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HTML 简介 (30)
- HTML 响应式设计 (31)
- HTML URL 编码 (32)
- HTML Web 服务器 (31)
- HTML 表单属性 (32)
- HTML 音频 (31)
- HTML5 支持 (33)
- HTML API (36)
- HTML 总结 (32)
- HTML 全局属性 (32)
- HTML 事件 (31)
- HTML 画布 (32)
- HTTP 方法 (30)
- 键盘快捷键 (30)
- CSS 语法 (35)
- CSS 轮廓宽度 (31)
- CSS 谷歌字体 (33)
- CSS 链接 (31)
- CSS 定位 (31)
- CSS 图片库 (32)
- CSS 图像精灵 (31)
- SVG 文本 (32)
- 时钟启动 (33)
- HTML 游戏 (34)
- JS Loop For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