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长得像骷髅熊猫的小东西,终于在2024年有了名字

myzbx 2025-01-24 13:06 14 浏览

长得像熊猫骷髅的海洋生物,发出鸟叫的蛙,从美洲飘洋过海到欧洲的飞蛾……


在2024年,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新物种。这些物种的背后都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骷髅熊猫海鞘

这种海鞘的照片几年前就曾走红网络,2024年,日本科学家正式确定了这个新物种的身份,并将其命名为骷髅熊猫海鞘Clavelina ossipandae)。属名Cavelin是拉丁语中“小瓶子”的意思,种名ossipandae则是“骨头和熊猫”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是骷髅熊猫,看图就知道了——


这种长相奇特的、看上去又萌又丧的海鞘最初是由日本的水肺潜水员发现并发布到网上的|Plus Alpha/Facebook


骷髅熊猫海鞘仅有不到2厘米长。白色类似于骨头的部分,实际上是水平穿过海鞘鳃的血管;头上的黑色斑纹就像熊猫的眼睛和鼻子,但这些斑纹的功能目前仍然未知。


这么可爱的生物必须再放一张图|Chinatimes


与其他海鞘一样,骷髅熊猫海鞘是滤食性海洋动物。它们通常分布在20米深的区域中,附着在珊瑚礁等基质上,通过一种叫虹吸管泵的结构送水,从而过滤水中的营养物质。

编织藤属的“鬼”棕榈

在婆罗洲西部,当地居民长期以来一直食用一种棕榈的嫩芽,还会用这种棕榈编织篮筐。这种藤条似的攀援棕榈被当地人称为“wi mukoup”和“wee mukup”,至少在90多年前就有了植物标本。


然而,一直到2024年,它才被正式描述,并命名为Plectocomiopsis hantu,属于编织藤属。


像幽灵一般的棕榈|Benedikt Kuhnh?user / RBG Kew


这种棕榈的叶子底面是白色的,茎是灰色的,在黑夜中它就像幽灵一样。种名hantu的意思也就很好猜了——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语中,hantu是“鬼”和“幽灵”的意思。


目前,只在受保护的热带雨林区域及附近才能发现这种植物的踪迹。

跨洋的神秘飞蛾

生活在威尔士的黛西·卡德特(Daisy Cadet),在自己家里注意到了两只从未见过的飞蛾,一只因为太冷一动不动,另一只已经死了。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飞蛾的照片,有人告诉她,这看起来不像英国本土的物种。


“不速之客”是一种拥有大黄蜂配色的透翅蛾,体长约18毫米|Mark Sterling


随着照片的广泛传播,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也注意到了它们。他们在分析DNA信息后确认,这两位“不速之客”应该来自美洲,且科学界对它们还一无所知!它们最后被命名为Carmenta brachyclados,是透翅蛾科的一员。


可是,这两只飞蛾如何跨越数千公里,从大洋彼岸来到英国的呢?原来,黛西的妈妈阿什利三个月前刚结束了在圭亚那的摄影工作。黛西检查了妈妈的靴子袋,里面果然有两个小而精致的蛹壳,还有一个带有虫孔的木本植物碎块。


植物学家推测,这个植物碎块是豆科大鳕苏木(Mora excelsa)豆荚的一部分。这种大树生长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丛林中,这些地区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和热带雨衰退的威胁。


种子荚碎片与一枚硬币差不多大小|Mark Sterling


在信息素诱饵发明之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鳞翅目昆虫学家也很难找到透翅蛾的踪迹。两个来自新热带地区的蛹,随着人类抵达南威尔士,在三个月后的寒冷冬季成功“化茧成蛾”,再经过社交网络的传播,最终落到生物学家手中进行鉴定——这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阿什利在圭亚那工作时,当地人告诉她,如果把烟草献给丛林精灵,就会看到一些来自丛林的美丽东西。当地人的话成真了,一个未被描述过的、美丽的飞蛾新物种,跟随着阿什利的脚步,被世界看到了


科学家们在论文结尾感叹:“看来,阿什利带给精灵的一定是上等的烟草。”

“索伦之眼”鱼

1841 年,科学家命名了一种名为斯氏锯腹脂鲤Tetragonopterus Schomburgkii,后更名为Myleus schomburgkii)的鱼。这种鱼身体中部有一条垂直的黑带,生活在亚马逊河,来自锯腹脂鲤科,同科某几个属的亲戚常被称为食人鱼。


1841年绘制的雌性鱼的图|Robert H. Schomburgk


但在近 200 年后,当科学家想做进一步研究时,却无法找到最初用来命名这个物种的正模标本。于是,他们只好拿着过去的插图去亚马逊重新寻找这种鱼的踪迹。


当科学家对新收集回来的标本进行基因分析后才发现,过去被描述为一个物种的鱼其实是同一个属的三个物种;而且,如果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就会发现,这些鱼有着不同数量的椎骨和背鳍射线,雌性标本的臀鳍形状也不同。


在给其中一个新物种命名时,科学家毫不犹豫地用“索伦之眼”将其种名定为“sauron”。“索伦之眼”是《指环王》中一个著名的形象,是一只注视着中土世界的火橙色眼睛。


一条垂直的黑色条向两端逐渐变细,再加上鱼鳍的一抹橙色,非常像“索伦之眼”|参考文献[1]


目前,臼牙脂鲤属(Myloplus)的鱼仅在亚马逊新谷河流域被发现。科学家估计,亚马逊河中可能仍有数千种鱼类尚未被发现。“索伦之眼”鱼会一直注视着亚马逊河,提醒科学家持续关注南美洲的物种。

“星际迷航”蛙

印象中蛙都是“呱呱”叫的,但在马达加斯加,科学家发现了七个新种,它们只会发出类似鸟叫的“啾啾”声


点开视频听蛙叫


这七个新物种都来自曼蛙科的牛眼蛙属(Boophis)。它们鸟哨般的叫声听起来像是电影《星际迷航》中的特效音,因此,科学家分别用《星际迷航》系列中七位舰长的名字为它们命名


这些与众不同的叫声,是雄蛙向雌性推销自己、展现魅力的途径。它们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山区湍急的溪流沿岸,如果只会发出“呱呱”的声响,那叫声必然会被水流的声音盖过,而尖锐的颤音和口哨声则可以让它们在环境“噪音”中脱颖而出


Boophis picardi,以皮卡德舰长命名|Mark D. Scherz


用《星际迷航》的角色给这些蛙命名,还有一点小升华。科学家说,想要找到它们的踪影,需要相当多的徒步旅行、需要去往偏远的森林和山峰探险。这样纯粹的科学发现和探索精神,也十分符合《星际迷航》的主旋律。

吴三公金牛肝菌

给新物种起名字时,除了借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历史人物也是不错的命名选择。


吴三公(吴煜)是南宋时期发明用“砍花法”栽培香菇的“菇神”。在浙江省钱江源百山祖园区,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牛肝菌新物种。百山祖恰好也是吴三公的故乡,于是,科学家们将这个真菌新物种命名为吴三公金牛肝菌Aureoboletus wusangongii),以此纪念吴三公发明的栽培技术让香菇可以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吴三公金牛肝菌的菌柄很有特点,有着很深的、撕裂状网纹|Li-Gui HU


研究团队也确认:吴三公金牛肝菌,可食用。

校园里的安大柄杯菌

有时候,菌子新物种不一定都在深山老林,它们很可能就隐藏在你的校园里。


在安徽大学,雨后经常出现形状颜色各异的大型真菌,其中还包括每年都有人误食而中毒的大青褶伞。于是,校园内对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标本采集,并由此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新物种。


安徽大学的科学家们骄傲地给这个新种命名为安大柄杯菌Podoscypha ahuensis),种名中的AHU是安徽大学的缩写。


安大柄杯菌有一点像三文鱼片|(Shen et al., 2024)


最初发现安大柄杯菌的博士后沈珊说:“根据标本来看,安大柄杯菌木质化严重,估计嚼不动,虽然没有毒性,也不适合食用。”

首冠藤属重新修订

首冠藤属Cheniella)是豆科下的一类藤本植物,分布中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地区。 但该属的界限、属下种间分类、种间系统发育以及性状演化仍存在争议。


英国邱园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们对首冠藤属植物进行分类修订,划定了三个新物种。其中一种被命名为长蕊首冠藤(C. longistaminea),它的的原生栖息地如今正在被破坏,种上了经济作物肉桂以及用于木材和增加碳储存的树种如水杉。


长蕊首冠藤由飞蛾授粉,雄蕊比花瓣长一倍 | 涂铁要


值得一提的是,首冠藤属又被称为德昭藤属,这是为了纪念华南植物园的植物学家陈德昭在豆科分类学研究中的贡献。

阳江川苔草

在广东阳江市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溪中,自然爱好者们正在寻找川苔草科的飞瀑草。他们找到了一种相似的植物,仔细比对后却发现两者在形态上有不少差异。


他们将样品发给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科学家陈炳华。经过鉴定分析,陈炳华确认这是一个未被描述的川苔草科新物种,并以发现地点“阳江”将其命名为阳江川苔草Cladopus yangjiangensis)。


A至F依次为阳江川苔草的栖息地、具有线性叶簇的根、附着在岩石表面的芽、开花的枝、花的俯视视角、和成熟的果实|参考文献[2]


从外形来看,微小的川苔草很像苔藓。不过,它们可是是会开花和结果的被子植物


目前,川苔草科在我国有川苔草属(飞瀑草和阳江川苔草所在的属)、川藻属和水石衣属,这三个属在中国有分布的物种均被归类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川苔草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很高,既需要水质清澈无污染,又要保持常年有流动的水。因此,它们的存在也是水质优良的体现。

蜥脚形亚目恐龙

在津巴布韦北部的一次探险中,人们发现了化石踪迹。后来,由英国和南非组成的考古团队在此发现了恐龙大腿、小腿和踝骨的化石。经过鉴定,这是一个未被描述过的蜥脚形亚目恐龙物种,被命名为Musankwa sanyantiensis


这条化石腿显示它是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的成员。蜥脚形亚目是在晚三叠纪广泛分布的双足长颈恐龙|Paul Barrett


即使只有残缺的部分骨头,也足以讲述这头恐龙生前的不少故事。科学家推测,这只恐龙的体重约为 386 公斤,与马差不多。它生活在 2.1 亿年前,可能居住在沼泽林地中。


古生物学家通常在陆地上探索,但要在当地的岛屿和海岸进行科考,必须以船作为交通工具。幸运的是,一艘名为Musankwa号的船被船主慷慨地借科学家,可以用作船屋兼作浮动实验室。因此,科学家最终以Musanwka作为属名,纪念船和船主在科考期间所提供的帮助。恐龙的种名sanyantiensis则取名于当地的一条名为Sanyati的河流。


Musanwka号出息了,留名了|Jonah Choiniere


这是在津巴布韦发现的第四个恐龙物种,但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非洲南部可能还有更多恐龙物种等待探索。



不论是自然调查时发现新物种,还是存在百年的标本重新被认识,抑或是已经灭绝的生物被人们初识——正式地描述、分类、命名这些新物种,是我们了解错综复杂又充满魅力的生命树的途径,也意味着这些生物将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被看见。


2024年也是充满惊喜的一年,很高兴在这一年认识你们!


参考文献

[1] Machado, V.N., Pereira, V.D., Ota, R.P., Collins, R.A., ?ndrade, M., Garcia-Ayala, J.R., Jégu, M., Farias, I.P., & Hrbek, T. (2024). Integrative taxonomy of the black-barred disk pacus (Characiformes: Serrasalmidae), including the redescription of Myloplus schomburgkii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Neotropical Ichthyology.

[2] Zhang M, Liu XT, Tian M, Chen ZX, Huang YL, Chen GD, Chen BH. Cladopusyangjiangensis (Podostem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Guangdong, South China, redefin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Cladopus. PhytoKeys. 2024 Dec 2;249:231-249. doi: 10.3897/phytokeys.249.140342. PMID: 39659963; PMCID: PMC11629083.

[3] Hasegawa, N. & Kajihara, H. (2024) Graveyards of Giant Pandas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A Strange-Looking New Species of Colonial Ascidians in the Genus Clavelina (Tunicata: Ascidiacea). Species Diversity. 29 (1), 53–64. doi:10.12782/specdiv.29.53.

[4] Vences, M., K?hler, J., Hutter, C.R., Preick, M., Petzold, A., Rakotoarison, A., Ratsoavina, F.M., Glaw, F. & Scherz, M.D. (2024) Communicator whistles: A Trek through the taxonomy of the Boophis marojezensis complex reveals seven new, morphologically cryptic treefrogs from Madagascar (Amphibia: Anura: Mantellidae). Vertebrate Zoology. 74, 643–681. doi:10.3897/vz.74.e121110.

[5] Sterling, M.J., Cadet, D.T., Beasley, J. & Lees, D.C. (2024) A success for community science: Carmenta brachyclados sp. nov. (Lepidoptera, Sesiidae, Synanthedonini), a clearwing moth from Guyana discovered with its hostplant indoors in Wales (United Kingdom). Nota Lepidopterologica. 47, 201–218. doi:10.3897/nl.47.130138.

[6] https://palms.org/wp-content/uploads/2024/03/PALMSv68n1p005-010-Plectocomiopsis-hantu.pdf

[7] https://www.nhm.ac.uk/discover/news/2024/june/new-species-vegetarian-piranha-named-after-lord-of-the-rings-villain-sauron.html

[8] http://www.gzb.cas.cn/kyj/202404/t20240428_7135843.html

[9] https://www.kew.org/about-us/press-media/new-species-2024

[10] https://mp.weixin.qq.com/s/pnaZ2S8FApJISBdps4UTVA

[11] https://www.genus.africa/explore-article/meet-musankwa-sanyatiensis-a-new-dinosaur-from-zimbabwe/

[11] https://oddnewsshow.com/japan-s-skeleton-panda-sea-squirt-is-the-most-adorable-new-discovery

[12 https://phys.org/news/2024-10-frog-species-madagascar.html

[13] https://mp.weixin.qq.com/s/tDfHwi4rPVzknT-piwcRlw

[1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4/8/202482215310462114996.shtm

[1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E0ODU0Nw==&mid=2650619300&idx=1&sn=21078cd4b2aa2b0381c2b94fe58a8773&chksm=8292b81c54bce8aadf27896edfffac4339861ec4ef247cfb2fadc8e02e1365c0723d987505c5&scene=27

[16] https://www.nhm.ac.uk/discover/news/2024/october/new-species-of-tropical-moth-from-guyana-discovered-in-port-talbot.html


作者:碗碗

编辑:麦麦

题图来源:Plus Alpha/Facebook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斐波那契时钟:据说智商太低的人看不懂,你敢来挑战吗?

如果你在一个公共场合,看到了桌上亮着的东西,你会以为它是什么?小夜灯?恭喜你,回答错误。它是Fibonacci钟,专为追求与众不同的“怪胎们”准备。它外表精美,甚至看不出这是一个钟,但它真的是个钟,只...

曾都区文峰学校二年级数学组开展钟表制作主题活动

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钟表、感知钟表,曾都区文峰学校二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小钟面大创意”钟表制作主题活动。孩子们大胆设计、精心制作,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创意与童趣。 滴答滴答滴答,小小时钟在说话。它都...

不能更酷!游戏机改造的报时钟表(游戏机能改成正常机吗)

当家里的游戏机逐渐过时的时候,你会把它怎么办?无论是卖掉还是封存珍藏都是不错的办法,不过Rurue0111有更酷的主意:将PlayStation改造成时钟。初代PS正脸有一个圆圆的硕大光驱盒盖,别...

计量小知识来了!古代没有钟表,夜晚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

「爱」的挂钟(爱的时钟)

鸳鸯和天鹅算是鸟类中最会秀恩爱的了吧,以它们为元素做设计也应该是件很优雅的事。台湾的好事(haoshi)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设计师坚持纯洁与和平的设计理念,将生活中抽象的好事物以艺术化的形式呈...

亚洲最大欧米茄时钟亮相北京王府井百货 钟面直径约7.9米

亚洲最大欧米茄(OMEGA)时钟正式亮相北京地标性建筑王府井百货(专题阅读)大楼。作为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欧米茄时钟,甫一亮相即吸引到众多游客的目光。至此,位于北京最繁华地带的王府井大街将被欧米茄时钟...

初一数学难点“线段与角”,老师手把手教你画图,保证学会

期中考试已过去,学生们的学习进了一个新的阶段,每个科目的老师又开始兢兢业业开始了他们的讲授之路。现以初一数学为例,具体说说现阶段的数学学习什么?如何去高效学习?在现阶段,学生们开始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几何...

科技感十足的悬浮时钟(悬浮 时钟)

说起来磁悬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自从有了磁悬浮列车,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跟磁悬浮扯上关系。一个来自瑞典的设计团队FLYTE设计了一款叫做STORY的时钟,利用磁悬浮技术,让时钟的指针飞了起来~▽设...

一上数学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逐字稿

(bluehouse456全文整理)同学们大家好,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图片,你知道是什么吗?是钟表。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是的,钟表可以帮助人们计时安排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知识要点:

一、认识钟面1.钟面结构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代表1到12时。分针:又细又长的指针,转动较快,指示分钟。时针:又粗又短的指针,转动较慢,指示小时。指针转动方向为顺时针(从左到右)。2...

浔阳小学一年级数学组举行钟表制作活动

九江新闻网讯(伍巧红)12月23日,浔阳小学一年级数学组组织学生进行制作钟表的活动。孩子们利用双休日与父母共同参与了这项活动。这次钟面设计手工制作活动,属于数学“设计与应用”领域。钟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

时钟指针夹角计算公式(时钟夹角万能公式)

关于时钟指针夹角问题,小学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夹角,学生能顺利求出。在初一数学《角》的教学中,我们对夹角问题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设定钟面时间为a时b分,此时,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多少呢?有没有...

雨城区四小教育集团汉碑校区一年级数学组开展“创意钟面”制作比赛

四川新闻网雅安5月6日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复习巩固新学的《钟面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等知识点。近日,雨城区四小教育集团汉碑校区一年级数学...

一大波奇奇怪怪的钟表来袭,你见过几个?

别再问时间都去哪了,其实时间都去了设计师的脑洞里……No.1音乐时钟DINN意大利设计师AlessandroZambelli为钟表品牌Diamantini&Domeniconi设...

瑞士国铁钟表Mondaine:分秒不差的精准,穿越七十年的经典

在瑞士,时间不仅是数字,更是一种艺术。当你踏入瑞士任何一个火车站,目光一定会被站台上那简洁优雅的挂钟吸引——纯白的钟面、清晰的黑色刻度,再配上一根醒目的红色圆头秒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瑞士人对精准与美...